以鸟的姿势亲近报恩寺

小佛 发布时间:2016/08/09 阅读:1930


相对于南方青山绿水怀抱中的寺院,报恩寺后面的黄土高山显得更加震撼。这样的黄土高山,在我们进入甘肃后,在高速路两边已经领略了雄伟与连绵。现在,站在报恩寺门口,看着寺后边的大山,突然有了一个想法:爬上去。这并不是征服欲,而是我看到飞鸟掠过寺庙的身影,忽然有的想法。

 

问过两个义工师兄后,终于在寺西边找到了上山的路。土山做了寺院的西墙,准确说,就像先攀上了墙头。

 

说是路,其实就像鲁迅先生所说,只是“走的人多了”;但这里显然走的人并不多,没有台阶,没有标示,只有树林间一条若隐若现的白带在我的眼前蜿蜒上升;有的地方白带都算不上,只是草少一点而已。如果这还算路的话,应该是我走过的最难走的路。我在松树之间穿梭,努力寻找着路。登高时的台阶只是人用工具刨了几下,显得有点像台阶而已,陡峭的地方,需要用手抓住上面的树枝,才能爬上去。

 

就这样,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攀土”,我终于在气喘吁吁中把报恩寺如一幅画摆在我的脚下。只不过,即使脚下的报恩寺再美,也没法遮住远处不和谐的风景——那些石油化工企业的大烟囱正不断冒着滚滚浓烟,和庄严清净的佛教道场有点格格不入。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我们需要一份安静和平静,但也要经济发展。这种矛盾不仅在这里有,别的地方也有,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如果你问我登上土山,除了拍摄鸟瞰照片,还有什么收获时,我终于还是忍不住了。好吧,先告诉你第一个:树林。


刚才我已经说过了,这段山路,我是穿过树林攀上来的,所以,在这荒凉的山上有一片树林,绝对是一个可喜可贺的事情。不过,这里的树不像南方山上的树木都是顺坡自由生长,而是被固定在一小片一小片的范围内,边上有高一点的田埂,作为一个村民的儿子,我清楚,这是为了不让水流走。我还看到了一些很奇怪的东西,在杂草中露出头来。如果你够聪明的话,就能猜到,那是浇水的工具。我在上山时看到一个大水罐,开始以为是寺里的自来水系统终端,看到这些小家伙,我才明白,那大罐里的水是用来浇树的。

 

  

西北干旱,没有那么多雨水的恩赐,所以大片的山体才显得荒凉无比;而寺院又是依黄土山而建,要想种活树木,必须得搞好灌溉工程。而寺里的师父和居士,为了造这片青葱的树林,流下的汗水是我们无法准确估算的。


在山上,我遇到了一位正在浇水的老大哥,闲谈之中了解到,这片山林是寺院法师和周边村民日积月累、慢慢培养起来的,到目前坚持了大概有6、7年左右的时间,每年种一点。对于这种发心、与自然抗争的力量,不禁让我赞叹,更能让我体悟到寺院住持普正法师在此建寺安僧的魄力和勇气,及为弘扬佛法、教化众生而发的悲心宏愿。

 

我的第二个收获是下山途中遇到的两个精灵——孔雀。这对孔雀在树林间悠闲地漫步,我发现它们时,他们并没有惊慌失措,而只是歪着头看了我一眼,便开始嘴对嘴交流感情,好像咫尺之处并没有我的存在。我试着走近它们,用相机记录下美的瞬间,依然没有受到攻击或反感。这难道就是传说中具有佛性的精灵吗?我不确定,但我真的看到了那种一般动物少有的安详、从容和友好。

 

2016年7月29日,“佛缘之路•朝圣祈福万里行”活动走进报恩寺,作为活动组的一员,我的收获太多了。更悟出了一个道理:“佛缘之路”也是一条没人走过的路,我们还是开始走了,并且走得越来越好。由此,我更坚定了走下去的决心。接下来的惊喜和功德会更多,关注“佛缘之路”公众号,让我们一起延续这条幸福之路吧。

关于我们

佛宝国宝

  • 千德抒写

    每一尊佛像都是佛陀示现人间的化身,释迦佛应化事迹图游历期间,拜谒了三百六十五处人间道场,同时也被诸多师父顶礼膜拜着。师父们用挥毫泼墨的方式直抒胸臆,以一千三百余幅赞叹佛陀的字画,礼敬着

  • 通关宝碟

    践行玄奘之路,再创历史经典

佛缘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