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0年来,一座佛塔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呼吸,也影响着一支团队的精神

小佛 发布时间:2016/08/04 阅读:2710


我被固定在这里

已经千年

在中国

古老的都城

我像一个人那样站立着

粗壮的肩膀,昂起的头颅

面对无边无际的金黄色土地

我被固定在这里

山峰似的一动不动

墓碑似的一动不动

记寻下民族的痛苦和生命


这是诗人杨炼《大雁塔》中的几句诗。这首诗以大雁塔的自我经历作为写作主线,以极为人性化的情感体验折射中国的传统历史和文化渊源。有一种沉郁悲怆的英雄气质以及厚重的历史感,具有强烈的社会意识。

 

仿佛回到盛唐,我在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见到了梦中的大雁塔。而后,我在一枚枯叶的述说中,静听一座古塔的黄钟大吕之音。

  

当然,如果大雁塔真如杨炼诗中的“历史见证人”,他的“父亲”就是玄奘大师。


一个为取经不惜偷渡从西域归来的高僧,布施尘世的美好;一个涉过千难万险不屈不挠的人,他的心剔透得有如菩提。在纷繁复杂的世道,手捧经卷,教化芸芸众生,放下一柄杀戮的屠刀……

 

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2016年7月23日,“佛缘之路”的“心愿佛”就站在大雁塔的光影里,在寺内高僧及护法居士天籁般的诵经中谛听历史的马蹄声渐远。此时此刻,六朝古都像被卸下的盐粒和丝绸。虽然义团队只是匆匆过客,但我们每个人深深浅浅的脚印,注定会嵌入这次伟大的朝圣中。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杰作。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西安的象征。因此,西安市徽中央所绘制的便是这座著名古塔。


唐代诗人岑参曾在诗中赞叹大雁塔的恢弘气势:“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盤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早在唐中宗神龙年间,雁塔题名就已形成风俗。凡新科进士及第,先要一起在曲江(皇帝也必于曲江边的楼上垂帘观看)、杏园参加国宴,然后登临大雁塔,并题名塔壁留念。当年27岁的白居易成为进士,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刘沧更豪迈地题下“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紫豪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玉楼”,把雁塔题名与登仙并提了,可见他们洋溢着春风得意的喜悦心情,把雁塔题名视作莫大的荣誉了。到后来大雁塔已形成“塔院小屋四壁,皆是卿相题名”的情景,可惜北宋神宗年间一场大火毁掉了珍贵的题壁。我们只能闭上眼睛,在残存的诗句中感受当年题壁散发的霞光。

只可惜,义团队来到大慈恩寺时,由于这里将迎来一场规模很大的文化交流活动,整座塔被密密的脚手架捆绑,正在装扮,或者说维修。于是,当初设想的登塔俯视整座西安古城就变成了想象。


大雁塔伫立在四面繁华的城市中,1360年来,一直影响着这个城市发展的节拍。

  

大雁塔就像一位哲人,提醒着西安人别丢掉自己的气息和灵魂,这使国际化的西安永远带着本色在奔跑。

 

    

当然,作为一个诗者,更多的想象铺天盖地而来,差点将我拉回那个遥远的朝代。


当年的酒肆在哪里?旌旗招展处,坐在临窗酒桌旁的人是不是我。酒香翻过几重深巷,在或明或暗的灯火中,装扮成千年古城的霓裳。我也只能沉静如讳莫如深的大雁塔,看到隐藏在塔影里的一种精神在永远延伸。


寺门前的广场上,玄奘大师依然穿着千年前的僧装,迈开的脚步从未停止。而义团队要做的,就是沿着这条既定的道路,携中国梦将理想、行动和坚持铺满“玄奘之路”。

 

  

玄奘大师从公元645年回国至664年圆寂,20年中共翻译佛学经典74部,1335卷。每卷1万字左右,共计1335万字,占整个唐代译经总数量的一半以上。这些大雁塔可以作证。


“佛缘之路•朝圣祈福万里行”从2015年国庆节海南南山寺启程,至今已走过二百多座名刹古寺,收集众生心愿26万多张,将行程十万八千里,到达佛陀故里蓝毗尼。这些,大雁塔也是见证者。

 


就像大慈恩寺道宏法师所言:我们的祖师去印度,去佛教的发源地去取经,是一种坚忍不拔地求真精神;但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和践行玄奘精神呢?“佛缘之路”就在做这件事情。

 

是的,大雁塔可以作证,重走“玄奘之路”,义团队已经出发,此后的道路,我们的灵魂必在玄奘精神的霁光里,得到洗礼和普度。


关于我们

佛宝国宝

  • 千德抒写

    每一尊佛像都是佛陀示现人间的化身,释迦佛应化事迹图游历期间,拜谒了三百六十五处人间道场,同时也被诸多师父顶礼膜拜着。师父们用挥毫泼墨的方式直抒胸臆,以一千三百余幅赞叹佛陀的字画,礼敬着

  • 通关宝碟

    践行玄奘之路,再创历史经典

佛缘视界